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杨世明原生态甲鱼销售部

13787225916

渔业养殖生态化,让水产品更绿色健康
发布时间:2025-02-11 浏览量:82次

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。高产量的背后,得益于我国水产品坚持“以养为主”,其中淡水渔业养殖功不可没。但一些地方仍然沿袭粗放的传统养殖模式,在养殖过程中投入大量高蛋白饲料、杀虫剂、杀菌剂以及微生物制剂等,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养殖尾水进入河湖,严重损害河湖水环境,影响美丽河湖建设进程。

从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来看,对传统渔业养殖实施生态化改造,可有效削减入河湖污染物。以我国北方某大型淡水湖泊为例,近年,当地对湖泊周边的传统渔业养殖池塘采取建设尾水生物处理系统、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方式,实施生态化改造。改造后,渔药使用量仅为传统养殖模式的10%,养殖池塘尾水总氮、氨氮、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8.74%、35.68%、35.38%。同时,由于养殖环境变优等因素影响,每亩水面收益比传统养殖模式增加1倍以上。

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,也是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载体。实施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,推动渔业养殖绿色健康发展,是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,也是建设美丽河湖、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。笔者建议,各地应加大对渔业生态化养殖改造的支持力度,推动渔业养殖走上资源节约、产品安全、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强化顶层设计。各地要主动结合“十五五”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,将渔业生态化养殖改造纳入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范围,推动渔业养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
强化技术研发。各地应加强与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的产学研联合,加大渔业养殖新技术新装备、养殖尾水治理、养殖用药减量等关键环节的研发力度,因地制宜推广稻渔综合种养、渔藕套养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健康养殖模式,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功能。

强化资金保障。据测算,对传统渔业养殖池塘实施生态化改造,每亩养殖水面改造成本需一万余元,单靠养殖户自身显然难以承担。建议各地优先将渔业生态化养殖改造列入各类惠渔政策支持范围,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,引导各类资本加大投入。

强化宣传推介。各地应加大对渔业生态化养殖改造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力度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和制度,创建更多的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、交流研讨、媒体推介等方式,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。

来源:中国环境报,侵删。